胎儿宫内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报道

2020-03-30 陈晓旭 高劲松 宋英娜 生殖医学杂志

胎儿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感染。孕早期感染的致畸率及致残率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心理、经济负担。

胎儿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感染。孕早期感染的致畸率及致残率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心理、经济负担。2008年至2015年北京地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率89.1%~94.9%,IgM抗体阳性率0.7%~1.7%。TORCH筛查应用范围较广,但有时由于IgM持续久等原因使得筛查结果难以判断,导致误诊和漏诊。同时CMV感染胎儿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声异常时往往仅行遗传学分析而忽略胎儿宫内感染的排查。因此目前在我国,对胎儿宫内CMV感染的临床认识普遍不足,临床医生对胎儿宫内感染的诊治缺乏经验。现将我院诊断的1例胎儿宫内感染CMV病例进行报道和分析。

一、病例资料

患者女,28岁,G1P0。自然怀孕,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孕期无发热等不适,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血糖均正常,无创胎儿DNA筛查(NIPT)低风险。孕22周外院系统超声提示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10%),转来我院会诊。24周+5我院超声显示:胎儿各径线均小于正常胎龄儿,相当于22周+3,估计胎儿体重485g(<1%),胎儿各脏器及羊水量未见异常,脐动脉S/D3.8。母血抗核抗体(ANA)、dsDNA、抗磷脂抗体谱(ACL、LA、B2GP1)均正常。于孕28周+3因FGR行脐血穿刺,染色核型分析及SNP-array(Cytoscan750K)均未见异常,脐带血TORCH检测CMVIgM可疑,RV、TOX、HSV均阴性。查母血CMVIgG(+),IgM(-),母血及尿CMV-DNA(-)(<500copies/ml)。孕31周+4复查B超提示:胎儿均小,相当于26周+6(估计体重1040g,<1%),可见颅内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心脏及肝脏增大,羊水4.5cm,脐动脉S/D4.0(图1)。因考虑宫内感染可能性大,再次行羊水穿刺,羊水CMV-DNA:6.6×107copies/ml。诊断胎儿宫内CMV感染。孕32周回外院引产,胎盘病理提示:胎膜中度急性炎症,胎盘绒毛膜板下可见中等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底板蜕膜层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颅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无声影,主要沿脑室壁分布,最大位于近场右侧侧脑前角旁,直径0.48cm(左图箭头所示),胎儿心脏增大,横径3.1cm,肝脏增大,上下径5.58cm(右图),胎龄相当于26周+6。羊水穿刺确诊胎儿宫内CMV感染。

1584938823457701.png

图1孕妇孕31周+4B超检查所示

二、讨论

CMV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双链DNA病毒,主要是通过性接触或者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尿液或者唾液传播,平均潜伏期是28~60d。妊娠期孕妇的免疫力下降,增加了孕妇感染CMV的可能性。有研究表明,妊娠期间机体CMV反应细胞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了CMV主动复制及传播的风险[1]。据统计,2016年北京地区2887例孕妇中,血清CMVIgG的阳性率为94.70%,CMVIgM的阳性率为1.28%,Ig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IgM无显著差异;农村比城市多见,秋季发生率最高,CMV垂直传播率为35.71%(5/14)[2]。胎儿宫内垂直传播是CMV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导致新生儿出现后遗症的风险最大[3]。孕妇原发性CMV感染后,宫内胎儿感染率高达30%~40%,而非原发性CMV感染宫内垂直传播率仅为0.15%~2%,导致胎儿畸形的情况极为少见[4]。胎儿宫内感染CMV,可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死产,出生后也可能夭折或患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先天性听力丧失是最严重的后遗症[5]。CMV在妊娠的任何时刻都可以发生,妊娠晚期发生率最高(40%~70%),但妊娠早期发生CMV感染更容易导致胎儿的严重并发症[6]。CMV感染通常无明显症状,小部分原发感染患者可表现为轻度发热和其他非特异性症状(鼻炎、咽炎、肌痛、关节痛、头痛和乏力)。妊娠期母体CMV感染主要借助于血清学诊断,以往血清学阴性的孕妇出现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或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加可诊断,也可通过IgG亲和力区分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除了以上血清学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感染者的血液、尿液、唾液、宫颈分泌物或乳汁进行病毒培养或者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诊断。当诊断母体存在CMV感染或B超提示可疑胎儿异常后,需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胎儿宫内感染。胎儿宫内感染的超声表现包括:胎儿腹部及肝脏钙化、肝脾肿大、肠管及肾脏回声增强、腹水、脑室增宽、颅内钙化、小头畸形、胎儿水肿及生长受限等,但都不具有特异性[7]。羊水病毒检查是诊断胎儿先天性感染最准确的方法,由于病毒感染胎盘胎儿并在胎儿体内复制经肾脏排出需要约5~7周时间,因此应在妊娠21周后或孕妇确定感染7周后行羊水穿刺,利用羊水培养CMV病毒或者PCR检测CMVDNA。不推荐经脐血检测CMV,因为脐血IgM及PCR的灵敏度降低[8]。回顾本文病例,该患者孕中期行B超检查,胎儿各径线均小于正常胎龄儿,余指标无明显异常,后密切随诊,脐血CMV-DNA(-),母血CMVIgG(+),而后复查B超胎儿仍为均小儿,且肝脏及心脏异常,羊水穿刺发现CMV-DNA(+),而后终止妊娠。因此明确CMV宫内感染需要密切观察,比如B超提示异常、母体血或脐带血检验结果异常,后需要进一步羊水穿刺,明确诊断,从而尽快决定是否终止妊娠。当诊断出胎儿先天性感染CMV病毒后,如何选择下一步治疗方案始终没有统一的结论。B超或MRI提示胎儿严重脑损伤对选择是否继续妊娠有重要意义,也是临床医生评价胎儿预后的重要指标,但超声正常也不能保证胎儿一定正常,尤其是远期结局。国外1篇多中心14年的回顾性分析,纳入了15名经羊穿确诊的胎儿先天性CMV感染的孕妇,终止妊娠组中B超或MRI显示胎儿脑损伤的占比更大,继续妊娠组中有4名孕妇脐带血CMV阳性,其中2名有严重的脑部及听力损伤[9]。目前还没有治疗先天性CMV感染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抗病毒药物有可能治疗胎儿宫内感染,4名孕妇确诊原发性CMV感染后给予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均未表现后遗症;5例确诊新生儿先天性感染后给予缬昔洛韦,后代无明显后遗症[10],但因病例报道数量较少,仍需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评估这种治疗干预和长期效果。对于出生后发现听力障碍的新生儿使用更昔洛韦连续治疗6周,6个月内症状改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减弱[11]。而用缬昔洛韦治疗症状性先天性CMV感染6个月,与治疗6周者相比,短期内没有改善听力,但在较长时间内听力和发育结果似乎略有改善[12]。还有研究指出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治疗孕妇原发性CMV感染。2005年一项在意大利进行的前瞻性研究中,共45名羊水中检测出CMV的孕妇为治疗组,其中31名静脉使用超免疫球蛋白200U/kg治疗,14名选择保守观察;84名血清学显示CMV原发性感染的孕妇为预防组,其中37名静脉给予超免疫球蛋白100U/kg,47名选择保守观察。结局显示:两组中使用超免疫球蛋白治疗或预防的新生儿中患先天性CMV感染的比例小于未接受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超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加体内IgG的浓度和亲和力,降低自然杀伤细胞及HLA-DR+的数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13]。但2014年同样在意大利进行的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实验却推翻了这一结论,共有124名(期间1名孕妇退出)满足5~26周原发性感染CMV的孕妇纳入了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一旦确诊后每4周给予超免疫球蛋白直至36周或羊水中监测出CMV,而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结果显示两组新生儿患先天性CMV感染的概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4]。因此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去验证免疫球蛋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目前专家共识不推荐常规进行孕妇血清学CMV筛查,也不推荐使用抗病毒治疗以及免疫球蛋白预防或治疗CMV感染。当母体确诊CMV感染时,推荐转诊至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评估,并应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及继续妊娠的利与弊,以决定下一步诊疗方案[6]。对于CMV感染的预防,也是目前产前宣教的重点。有研究表明,长期进行儿童保健工作或者经常在家照顾幼童的孕妇、文化教育程度低、低收入、不是本地居民的孕妇在孕期容易出现血清转化,应将这类人群视为高危人群,孕期密切随访[15-16]。也有专家建议,应该进行孕妇手卫生的教育,接触婴儿尿布、唾液或其他体液时及时洗手,当幼儿确诊CMV感染时,应避免与其共用餐具[6]。目前已有CMV特异性高免疫球蛋白(HIG)预防先天性CMV感染及疾病的动物及人类妊娠研究,商用HIG是由具有高抗CMV抗体活性和滴度的供体血浆制造的,但尚需要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它的作用,当超声提示胎儿有严重的颅脑或躯体部位损伤,羊水可检测出CMV,那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作为一种选择[17-18]。我国孕产妇基数大,各地医疗水平、卫生条件及经济状况也不尽相同,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孕妇数量不容小觑,临床医生及医务工作者应及时发现孕妇及胎儿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前筛查及诊断,以减少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参考文献略。

原始出处:

陈晓旭,高劲松,宋英娜,欧阳云淑等,胎儿宫内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生殖医学杂志,2020,29(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02276, encodeId=0f5f15022e6e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21d482109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巨细胞#</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8210, encryptionId=021d4821096, topicName=巨细胞)],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1759518880, createdName=wwzzly, createdTime=Wed Apr 01 04:27:27 CST 2020, time=2020-04-0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0-04-01 wwzzly

相关资讯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防治策略—ATS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治指南解读

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是实体器官移植(SOT)受体最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之一,其中肺移植受体术后CMV 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SOT 受体。CMV 肺炎一旦发生,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针对CMV 的预防性用药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病死率。本文根据2013 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国际指南对CMV 肺炎的高危因素、诊断标准及防治策略进行解读并综述。

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感染病学专家及呼吸内科专家,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2017版)》的基础上,从CM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实验室诊断、临床类型、预防方案,CMV病的治疗,儿童SOT术后CMV感染或CMV病的防治,CMV肺炎合并伊氏肺孢子菌肺炎的防治等方面,制订本规范,以期为

SCIENCE:抗体疗法预防移植后巨细胞病毒的激活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且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可显着限制阳性移植结果。

BMC Infect Dis:CMV基因组变异与有症状的感染和听力损失相关性研究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cCMV)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感染,并且是长期神经和感觉后遗症的主要诱因,其中最常见的为感官听力损失(SNHL)。尽管已有大量的研究,鉴定疾病风险增加的CMV感染儿童的临床或者实验室标记仍旧还没有鉴定。最近,有研究人员进行了病毒全基因组测序(NGS)来探索病毒多样性和特定的病毒变异与有症状的感染和SNHL相关性情况。研究包括了从30个从婴儿尿液中提取的CMV DNA样。研究人员对

英国NICE推荐将MSD的Prevymis,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的控制

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NICE发布了最终评估文件,建议将MSD的Prevymis(莱特莫韦)用于预防NHS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的再激活和相关疾病。

NEJM:遗传性NOS2缺乏症成年人致命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这些结果表明,遗传性NOS2缺乏症对该患者在临床上一直保持沉默,直到CMV致命性感染为止。此外,NOS2对于控制该患者的其他病原体感染似乎是多余的。

拓展阅读

缬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CMV相关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佳用药时机?

这项研究探索了在患儿出生1个月后开始应用缬更昔洛韦治疗能否有利于患儿的听力结局。

JAMA子刊:儿童脓毒症中的病毒DNA血症和DNA病毒血清阳性与死亡率

这项队列研究的结果表明,CMV、HAdV、BKPyV和HHV-6的DNA血症以及EBV血清阳性与脓毒症死亡率增加独立相关。

Eur J Haematol: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受者接受letermovir预防巨细胞病毒活化情况

该研究表明,在异位hct后第21天开始使用letermovier预防可以减少CMV的再活化,但对移植后的结果没有影响。

Ear Hear:儿童先天性巨细胞病毒相关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分析

研究人员分析了cCMV 儿童的纵向听力结果与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和抗病毒治疗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

Science Advances:中国科学院周溪团队揭示人巨细胞病毒对外源性细胞凋亡与抗病毒天然免疫双重抑制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结果揭示了HCMV通过复杂的机制来紧密控制先天免疫信号和外源性凋亡,以实现有效的感染。

Pak J Med Sci:COVID-19危重患者巨细胞病毒再激活、抗细胞因子治疗与死亡率的关系

尽管接受抗细胞因子治疗的危重患者巨细胞病毒再激活率较高,但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因此,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中应考虑巨细胞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