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ical Psychiatry: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遗传学和脑环路

2023-07-0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SCZ和BD的多个基因与正常个体的脑环路变化有关。

精神分裂症(SCZ)和双相情感障碍(BD)是影响全世界大约3%人口的精神疾病。SCZ的特点是妄想、幻觉、情感平淡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BD的特点是躁狂和抑郁的周期性症状。这两种疾病有共同的情绪和精神症状,显示出高度的相似性且都具有高度的遗传性,并被认为在其遗传背景上有重叠,有高度的遗传相关性(0.7∼)。在此,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人工智能团队的学者研究了SCZ和BD的遗传因素是如何形成大脑连接的正常变化的。

研究人员从两个方面研究了SCZ和BD的综合遗传责任对脑连接的影响。首先,研究了来自英国生物库的19778名健康受试者的SCZ和BD的多基因分数与通过扩散加权成像数据重建的大脑结构连接的个体变化之间的关系。其次,利用英国生物银行的基因型和成像数据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将SCZ/BD涉及的脑回路作为感兴趣的表型。

研究结果显示,顶上区和后扣带区的脑回路与SCZ和BD的多基因责任有关,这些回路与涉及疾病状况的脑网络相重叠(r = 0.239,p <0.001)。使用FUMA中实现的位置图、表达量性状位点图和染色质相互作用图将确定的SNPs映射到261个基因上。基于先前策划的基因集的基因富集分析显示,在GWAS目录报告的自闭症谱系障碍或精神分裂症(pfdr = 1.70 × 10-52)、精神分裂症(pfdr = 4.05 × 10-11)、双相情感障碍(pfdr = 1.31 × 10-3)以及与睡眠、肺癌、社会交流和血液蛋白水平有关的其他12个性状中,确定的基因明显富集全基因组关联。此外,有9个重要的基因组位点与SCZ涉及的脑环路有关,14个位点与BD有关。与SCZ/BD涉及的环路有关的基因在以前SCZ和BD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被明显富集。

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SCZ和BD的多个基因与正常个体的脑环路变化有关。

 

参考文献:

Associated Genetics and Connectomic Circuitry in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Disorder. https://doi.org/10.1016/j.biopsych.2022.11.00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47059, encodeId=badd214e0594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9bfe64947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精神分裂症#</a>(SCZ)和<a href='/topic/show?id=c34e3e5329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双相情感障碍#</a>(BD)是影响全世界大约3%人口的精神疾病。<a href='/topic/show?id=31e31064016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环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6494, encryptionId=c9bfe649471, topicName=精神分裂症), TopicDto(id=37532, encryptionId=c34e3e53295, topicName=双相情感障碍), TopicDto(id=106401, encryptionId=31e31064016c, topicName=脑环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Random/55971dc507c93968175ce7cc1e177b372a83869f.jpg, createdBy=f63e4754896, createdName=侠胆医心, createdTime=Sun Jul 09 02:04:17 CST 2023, time=2023-07-0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3-07-09 侠胆医心 来自上海

    #精神分裂症#(SCZ)和#双相情感障碍#(BD)是影响全世界大约3%人口的精神疾病。#脑环路#

    0

相关资讯

Psychiatry Research:经皮电针刺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

本研究显示了TEAS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FES的潜在疗效,可作为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此外,TEAS可能通过降低IL-2和IL-6水平进一步改善FES患者的精神症状。

胰岛素作用紊乱对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揭示精神分裂症与代谢失调之间的联系

胰岛素作用紊乱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展有关,这些发现有助于揭示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并提供治疗策略的新思路。

Cereb Cortex:网络可控性为精神分裂症研究提供新方向

目前的研究强调了精神分裂症功能动力学改变背后的潜在结构基础,为解剖和功能网络改变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解。

Lancet Psychiatry:滥用大麻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高风险

有一部分人可能有患精神病性障碍和滥用大麻的高遗传风险。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比较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比较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物在日本工薪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有效性研究

接受LAI AP治疗的患者中,较高比例的患者在随访期间住院时间缩短。在基线期有较长住院时间(>7天)的患者,在随访期间住院时间较短(0-7天)的比例较高。

拓展阅读

Brain:精神分裂症患者奖赏适应性编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与淡漠的关系

在新的(首次接触,适应不足)和更熟悉的(重新测试,适应过度)情况下,奖励表征的精确性丧失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多种动机症状。

Psychol Med: 大麻相关精神分裂症与大麻无关精神分裂症中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使用和精神病住院治疗

将与大麻相关的精神分裂症病例视为一种潜在的不同疾病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差异是由于比较了不同生物学类型的精神分裂症,还是表明行为差异,例如依从性和寻求治疗的降低。

JAMA Psychiatry:英国生物库中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和表型特征

基因库样本在精神PRS和重合位点检出率上表现均偏低于临床样本。同时在症状重度、教育水平、认知功能、就业状况等多方面也表现出相对较轻的特征。由于自然选择的影响,临床表型特征表现出较轻的特征。

Mol Psychiatry:遗传对精神分裂症小胶质细胞激活的贡献

没有观察到SCZ患者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的明显功能迹象。SCZ患者的小胶质细胞具有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相关的基因表达畸变,而无助于增加小胶质细胞活化。

Psychol Med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黑质相关共激活模式的动态异常

涉及SN的多巴胺能通路中的神经调节功能障碍可能介导精神分裂症中异常的时变功能重组。这一发现从大脑动力学的角度丰富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

女生疯狂倒追男医生确诊“桃花癫”

钟情妄想,多发在春季,女性多见,主要表现就是兴奋、话多,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别人都喜欢自己,同时会出现性欲的亢进,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易激惹、攻击周围人,甚至对别人产生冲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