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血压如何确诊?需要终生服药吗?

2022-10-09 全科学苑 全科学苑

儿童期的高血压可延续至成人期,而高血压的长期持续会给儿童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带来严重损伤。30%~40%的高血压患儿在初次就诊时,即已存在高血压亚临床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是我国成人最常见的慢性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儿童肥胖发病率的增加,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研究表明,儿童期的高血压可延续至成人期,而高血压的长期持续会给儿童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带来严重损伤。30%~40%的高血压患儿在初次就诊时,即已存在高血压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因此,儿童高血压是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

儿童高血压有何表现?

儿童高血压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其中,儿童继发性高血压最为多见,可达80%,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肥胖等综合因素有关,多见于青少年。

儿童高血压的症状往往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表现。由于婴幼儿不会表达,当其血压骤然升高时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夜间尖声哭闹等,有些则仅仅表现为喂养困难、生长发育缓慢,易被误诊为消化不良等其他疾病。年长儿原发性高血压多见,血压升高不显著,通常也没有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易被忽视。

当血压明显升高时,儿童通常会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压急剧升高时,还可出现急性左心衰、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等危象,表现为头痛头晕加剧、心慌气急、视力模糊、惊厥、失语、偏瘫等,出现以上症状需及时就诊。建议3岁以上的儿童每年体检都要进行血压检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儿童高血压如何确诊?

儿童处于体格快速生长发育期,血压受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因素影响,国际上目前多采用百分位法界定儿童血压标准。家庭监测血压可根据简易公式粗略判断,3~17岁男孩的收缩压(mmHg))=年龄×2+100,女孩的收缩压(mmHg))=年龄×1.5+100,男女孩舒张压(mmHg))均为65+年龄。学龄儿童的血压通常不应超过120/80 mmHg。

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测量血压时间、环境温度、血压计袖带长度和宽度、体力活动、情绪等。一次偶尔测出血压值偏高,也不必过于紧张,可安静休息后重测,并定期规范多次测量。当非同日测量血压3次或3次以上,血压均高于正常时,方可考虑高血压的可能,不能单凭一两次测量就草率做出结论。

当在家中或学校体检时测出血压超过正常值,家长也不要过于紧张或者盲目自行用药,而应及时带儿童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血压升高的原因,同时注意在不同时间点测量血压。

是否需要终生服药?

儿童高血压需进行规范检查和治疗,治疗过程中一些儿童免不了要服用降压药物。家长可能会担心,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期,长期服药会不会影响身体发育?

其实,目前儿科选用的降压药物是安全有效的,遵医嘱服用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家长可以放宽心。另外,血压长期过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很多家长更加关心如何预防儿童高血压,让儿童远离高血压带来的危害。

儿童高血压的治疗不同于成人。儿童继发性高血压首选药物治疗。而对于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如儿童的血压尚处于1级水平且无任何靶器官损害的情况下,首选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及让儿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若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持续半年无效,再选择药物治疗。

儿科用药的原则是从小剂量、单一用药开始,并随时根据儿童的血压控制情况调整药量、换药或加用另一种药物。针对青少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改变、有无并发症以及降压药物的药理作用等,临床上对儿童高血压的治疗正在逐渐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应该注意的是,有高血压病的家长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和药物给儿童治疗,以免意外发生。

儿童高血压病因不同治愈率不同。对于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来说,如果在儿童期规范合理治疗,很多儿童可以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逐渐停药。这和成人需终生服药是不同的。

有预防的办法吗?

目前的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即是基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明确的遗传方式,但表现为家族发病的集簇性,与不良饮食、行为习惯都有关系。其中,肥胖是关联性最高的危险因素,30%~40%的原发性高血压儿童伴有肥胖;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父母高血压史、低出生体重、早产、盐摄入过多、睡眠不足及体力活动缺乏等。

因此,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重在以家庭为单位“管住嘴、迈开腿”。控制肥胖、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才能让高血压远离孩子。

儿童高血压诊断的基本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play_button: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可以明确血压升高的时间段,是否同时伴有心率的变化,是否存在正常的昼夜节律,以及是否存在“白大衣高血压”,即仅在诊室血压高,平时不高。

:play_button:血液、尿液检查  

能够对肾脏功能进行评估。

:play_button:心脏、肾脏及血管超声检查  

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心血管及肾血管疾病。

:play_button:头颅CT或核磁检查  

能够明确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通过这些检查还能够评估是否已经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play_button:内分泌激素方面的检查  

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m J Hypertens:子痫前期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

怀孕前血压正常的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称子痫前期,或称为先兆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五种状况之一,为妊娠期特发疾病,可影响机体各器官系统。发病率约占全部妊娠的3.9%。子痫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疾病具体遗传易感性的特征,但是子痫前期是否是原发性高血压潜在的遗传风险引起的结果还尚不明确有待调查。因为子痫前期的一个特征是高血压的情况。近期Smith CJ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究高

J Hypertens: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增加引起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由此可见,该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的PAC值与一些代谢变量密切相关,如甘油三酯、UAE、cIMT、更严重的ABI,颈动脉斑块以及血压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高风险和心血管并发症相关。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单片复方制剂如何选?

来看看指南怎么说?一文读懂~

SCI REP: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的变化!

总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相比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VR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它可以代表微血管重塑的一个早期和更可靠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