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血管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4-05-30 MedSci MedSci原创

——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心血管医师科研&培训基金新闻发布会  2014年5月30日,由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召开的 “心血管医师科研&培训基金”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前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会长刘力生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理事长、北大医院霍勇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心血管医师科研&培训基金新闻发布会
 
2014年5月30日,由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召开的 “心血管医师科研&培训基金”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前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会长刘力生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理事长、北大医院霍勇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共同出席会议并发言。
 

发布会现场  图一


发布会现场  图二

发布会现场  图三(从左到右 王建安教授、刘力生教授、霍勇教授、管廷瑞、于波教授)

力生基金会:心血管事业的一面旗帜

霍勇教授在发布会上指出,自基金会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开展心血管及相关疾病的防治和教育,支持和推动转化医学事业的发展”的宗旨。

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开展了众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推动心血管医师培训方面,基金会陆续启动了“北斗心光”、学术直通车项目、动脉粥样硬化等中青年精英发展项目以及中国心血管疾病社区医师培训项目等。这些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培训项目,充分调动了心血管医师的积极性,不仅提升了心血管医师的医疗水平,还有效地带动基层医师主动学习相互促进的学术氛围。

在助力心血管医师科研能力提升方面,基金会开创性地建立多个专项基金。通过“中国心血管医师研究基金”、“领航基金”以及“心血管医师科研&培训基金”等多个专项基金,向心血管医师提供系统专业的科研能力培训,并为心血管医师提供实现临床研究的科研基金,在培养医师临床研究能力的同时,也在不同层面上巩固并推动了心血管医师临床技能的进步。
 
此外,基金会不仅重视学术传播,在大众宣教和患者教育方面也着力颇多。仅中国心血管疾病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及医师培训项目就完成了30万人次的健康筛查和50万人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每年世界高血压日均开展科普系列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各类人群血压筛查和防治工作。这些活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媒体反响。

发言的最后,霍勇教授特别指出基金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社会和各赞助方的支持。无论是北京市科协、社工委、民政局、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等机关单位,还是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等学术组织,包括参与各项基金资助的厂商,都为基金会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将继续致力于改善大众的心血管健康水平,使社会大众能够直接受益于科技进步,共创和谐社会。
 
推进基层培训,开展专项工作


王建安教授在会上简要介绍了“心血管医师科研&培训基金”三个子项目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且大量心血管患者将下沉在基层医院(二级及以下医院)。因此基层医师关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知识亟待更新、规范化、系统化。然而,我国基层医师培训工作面临了诸多现实问题,包括培训的覆盖面有限,区域差异较大;培训的规范化程度不足;未建立长效机制,培训知识更新较慢等。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2013年筹建发展工作组后,大力开展基层工作。并于2014年编写出版了《中国基层医生心血管疾病治疗手册》《中国基层医生心血管药物使用手册》两本基层医师必备的口袋书。王建安教授表示,工作组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基层医师培训,并计划成立“基层心血管医师联盟”推动基层工作的落实。

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由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发起“心血管医师科研及培训”的专项基金,旨在提高各级心血管医师的临床诊治和临床科研水平, 尤其是基层医师的临床技能。三个子项目分别是ACTIVE基层医师培训项目高血压合并多重危险因素管理项目以及2014年中国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研究基金项目。其中,由北京嘉林药业长期支持的ACTIVE基层医师培训项目通过地市级资深心血管专科医师的筛选,赠与基金开展基层培训,并计划建立起一支基层培训的团队。计划在接下来3年时间开展近40场讲者培训、180场基层培训;计划设立50项培训基金、覆盖地市级资深心血管专科医师1600人次、基层医师9000人次;并开展80场患者教育活动、近万名患者,同时进行多重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由海正辉瑞资助的高血压合并多重危险因素管理项目,计划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和数据分析评估临床医师管理患者的水平,并基于存在的差距改进管理方案。而由阿斯利康支持的2014中国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研究基金项目,计划通过设立研究基金,吸引并鼓励心血管医师研究抑制心血管病患者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对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衰的影响,对上报临床研究方案的评审选出获奖者,并给予科研资助。
 
提高科研&培训水平,共创心血管美好明天

在发布会的最后,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会长刘力生教授提出了对基金会的殷切期望。刘力生教授表示,临床医师的科研及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会继续开展不同形式和主题的活动,从各个角度帮助心血管医师提高科研意识,完善培训工作,促进临床进步。相信在各方推动下,基金会一定能够为我国心血管事业交出更满意的答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评审与资助工作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1  应进一步加大力度遏制不良风气,明令禁止“打招呼”现象 目前,科学基金通讯评审运行总体稳定,科学界对评审公正性反映良好。2013年 度关于加强基金项目评审纪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禁止会议评审期间陪同答辩,使今年的会议评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评审专家认为会场秩序清静且有条不紊。但评审 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据反映会议评审期间通过短信打招呼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为进一步净化评审

2013年度医学科学部基金评审工作综述及2014年要求

1 2013年度各类项目的资助方向、规模及相关考虑医学科学部鼓励申请人从医学实践中凝练和发掘科学问题,开展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鼓励科学家长期、深入地对自身专业领域的关键问题进行系统性、原创性研究;鼓励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鼓励利用多学科、多层面、多模态的新技术、新方法,如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整体以及群体等不同层面,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机制开展深入、系统的

Nature:意大利Stamina基金会主导干细胞疗法受质疑

  患者支持Stamina基金会干细胞疗法。   图片来源:Massimo Valicchia   一系列文件揭露了人们对于意大利Stamina基金会提出的备受质疑的干细胞疗法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的深刻担忧。泄露的论文指出了该治疗过程的真实本质,这些资料一直被Stamina基金会主席Davide Vannoni所保留。其他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Stam

喻海良:发Plos One,基金就给评“差”?

刚刚看了科学网头条,《NSFC评审丑态》。其文中说“这其中又包含几类,其一、出身不好:要么发了一些付费的SCI,要么是将文章发在PLoS One或Advanced Material Research等名声不佳的期刊上,对不起,你犯忌了,只能无情地归为C类(不予资助)”。 看了之后,不吐不快。个人认为,如果一个基金评审人看了有人发“Plos One”就把申请书给枪毙了,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2013年度生命科学部基金评审工作综述及2014年基金申请要求

2013年生命科学部圆满地完成了今年24751项各类项目的申请、受理、评审和资助工作。1 2013年度各类项目的资助方向、规模及相关考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积极鼓励开展具有创新性学术思想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继续关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前沿和新兴领域,注重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鼓励以疾病为模型针对生命科学领域共性和基础性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面上、青年和地区基金项目作为自然科学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人员体会

评审人一首先,谈一下我评审的情况。我评审的是生命科学学部某处的10份标书。所有申请人我均不 认识,所有没有任何偏向性。涉及到科学院、省级农科院、985高校、普通高校、211高校几种类型单位。上面要求通过率40%。最终,我给予了4个优先资 助,1个可以资助,5个不予资助(一共就这3个等级)。评审标准:其实评审是一个综合考虑的因素,绝对不是说主要看哪个部分就可以决定的,大家一定要明 白,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