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肠镜报告之:“肠息肉”

2023-04-04 胃肠病 胃肠病 发表于上海

今天就让我们聊聊,肠镜报告应该怎么看,重点说说肠息肉。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肠镜已被越来越多人纳入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

研究表明,直径超过2cm的腺瘤恶变率高达50%,多发性家族性息肉病癌变率可达100%,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不少人做肠镜检查,吃了“大苦头”拿到报告,却发现自己看不懂,实在是令人困扰。

今天就让我们聊聊,肠镜报告应该怎么看,重点说说肠息肉。

一份合格的肠镜报告,除了个人信息栏以外,一般配有4张或以上的内镜图像,然后附有具体的镜检描述,以及最终的诊断结果,有时会注明是否取病理活检以及活检部位和数量。

拿到报告该怎么看?

拿到一张肠镜报告首先要核对个人信息、报告时间,确保拿到的是自己的报告,明确报告医生,如果有疑问可以问相应的医生。

然后看下几张彩图,图片标注的是整个结肠关键部位,或者有息肉、溃疡、取活检、使用止血夹都会在图片上体现出来。

接着看镜检描述,如果看到“良好、清晰、光滑、柔软”等词说明都是正常的;

如果看到“充血、溃疡、凹陷、白苔、息肉、隆起”等词说明可能有问题。

关键看诊断,大家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未见明显异常”,说明没有问题可以安心回家了。如果不是这句话, 则需要到门诊进一步就诊了。

最后,不要忘记看一下有没有取活检,或者息肉摘除,这牵涉到你是否要等取得病理报告后再去门诊就诊。

有息肉要紧吗?

从广义上讲,任何突出于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均可称为息肉,但一般所指的息肉为来源于黏膜的局限性隆起。肠息肉是肠道肿瘤性病变的一种,也是肠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95%以上的肠癌是从肠息肉逐步发展而来的。所以你说要不要紧?

但是也别先急着担心,息肉变癌的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0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是息肉的“蒂”?

“蒂”可以解释为息肉和基底黏膜之间的细长连接。

有蒂的息肉就好比金针菇,无论息肉本身有多大,可以很容易摘除;

无蒂的就好比蚊子包,完全切除需要扩大范围。

目前国内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分类法:

第一种是山田分类法,分为无蒂型(即山田I或II型)、亚蒂型(山田III型)、有蒂型(山田IV型)。

第二种也是目前我院内镜中心采用的分型方法。

根据息肉的形态分为I型和II型,其中I型又和山田分类法类似分为Is型(广基型)、Isp型(压蒂型)和Ip型(有蒂型)。

细说病理报告的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在病理报告中被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

其中腺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

而非腺瘤性息肉主要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聊一聊~

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是由异型增生的腺上皮所构成的良性肿瘤。在腺瘤性息肉这个家庭里有三个兄弟,根据显微镜下的长相不同分别被称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 

腺瘤性息肉在50岁之后的检出率非常高,70岁之后更是高达63%。研究显示,直径超过2cm的腺瘤恶变率高达50%,多发性家族性息肉病癌变率更高,且发生癌变的年龄较轻。

1 老大“管状腺瘤”

管状腺瘤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中最常见的一种,因为在显微镜下是由小管子组成,所以称为“管状腺瘤”,肠镜报告中大部分都是这个类型。

老大管状腺瘤比较善良,一般生长缓慢,分化良好,较少发生癌变。

所以息肉如果是管状腺瘤,那稍稍可以放宽心,管状腺瘤是肿瘤性息肉中最好的一种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

2 老二“绒毛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在肠镜下呈绒球状。它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中不常见,占全部结直肠腺瘤的5%-10%。

老二绒毛状腺瘤不招人待见,因为它的异型增生和癌变率较高,文献显示,直径大于2cm的恶变率为50%。

3 老三“管状绒毛状腺瘤”

“管状绒毛状腺瘤”是老大管状腺瘤与老二绒毛状腺瘤的混合型,可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其癌变风险介于大哥和二哥之间。

混合型腺瘤一定要看一下描述的绒毛含量以及异型增生的程度。

“腺瘤性息肉”家里除了有这三个兄弟,还有个小表弟——“锯齿状腺瘤”。

4 小表弟“锯齿状腺瘤”

这种腺瘤同时兼具增生性息肉的结构特点及腺瘤的细胞学特征(就是乍一看长得挺善良,其实有点坏)。

目前锯齿状腺瘤是关注的热点,因为研究者认为锯齿状途径是大肠癌发生的途径之一。

非腺瘤性息肉

1 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一般小于5mm。以前很多医生认为散发性增生性息肉癌变的可能性很小。尽管WHO(世界卫生组织)说直径小于5mm的增生性息肉可以不切除,但是在没有明确把握是增生性息肉的时候,不可掉以轻心,需随访复查。

2 炎性息肉

炎性息肉虽然叫“息肉”,其实是肠粘膜长期慢性炎症所引起的炎性反应性增生所致。炎性息肉是否癌变目前争论不一,但一般认为炎性息肉发生腺瘤性变化后可再演变成大肠癌。

如果明确是炎性息肉,要赶紧治疗原发病哦!

3 错构瘤性息肉

错构瘤性息肉是由于正常组织在肠道中的错误组合和排列而引起的肿瘤样畸形,一般是良性的。如果这种息肉很多就要注意是否存在“错构瘤性息肉病”,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有恶变的风险!

在确定息肉性质后,加上息肉所在的具体部位,就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病理诊断名称,比如:直肠管状腺瘤,乙状结肠绒毛状腺瘤,横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升结肠增生性息肉,降结肠炎性息肉等。

此外,报告单中我们经常看到“异型(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这样的字眼,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

与“上皮内瘤变”

所谓的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是非常专业的病理术语,通俗的讲,就是细胞增生没有按照良性方向,而走偏了。

一般来说,不典型增生越重,距离癌症就越近。

而“上皮内瘤变”和“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孪生姐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轻度和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对于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只是不同的叫法而已。

所以对于内镜下活检病理提示结直肠腺瘤合并上皮内瘤变,不管是低级别还是高级别,建议均予内镜下完整摘除。

了解这些专业词语后,针对自己的内镜和病理报告,重点对照一下自己是不是高危腺瘤,符合高危的,应该在息肉切除后3-6个月内复查肠镜。

什么是高危腺瘤?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定义,如果息肉的数目≥3个、直径>1cm、病理示绒毛状腺瘤或混合型腺瘤(含较多绒毛状结果成分)、重度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这一类具有高度恶变倾向,称为高危腺瘤。当然,也有学者建议把锯齿状腺瘤也列入高危腺瘤,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1 有便血、黑便等症状者,或长期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者,有黏液、脓血便;大便变细变形者,近期出现的排便困难或者大便不规律者;

2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者;不明原因的贫血者;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

3 长期腹痛、腹胀者,长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

4 腹部CT或其他检查发现肠壁增厚,需要排除结直肠癌者;

5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和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6 结直肠息肉术后需要定期复查肠镜:

  • 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

  • 其他的息肉建议一般6个月到1年复查一次结肠镜;

  • 如果复查结肠镜检查为阴性,则3年后再复查;

7 结直肠癌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一般1年内需要复查一次结肠镜;因梗阻术前未行结肠镜检查的,3到6个月需复查结肠镜。

8 4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长期高蛋白脂肪饮食和长期酗酒者,最好常规体检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

小结一下

了解这些专业词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的进行治疗和规律复查。

大肠腺瘤可分布于肠道的各个部位,其中以左半结肠和直肠多见。检查发现息肉的目的是为了防癌。

现代科学非常发达,但是大肠癌发生的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研究者认为大肠癌的70%-95%来源于腺瘤性息肉。

大肠癌的发展简单归结起来是:

正常粘膜-上皮细胞增生-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早期癌-浸润癌的过程,此种演变过程大约需要 5-15年。

腺瘤的大小、病理类型以及不典型增生程度与大肠腺瘤恶变密切相关,其中不典型增生的程度与恶变相关性更加明显。

了解了这些专业词后,针对自己的内镜和病理报告,重点对照一下自己是不是高危腺瘤,符合高危的,应该在息肉切除后3-6月内复查肠镜。

什么是高危腺瘤呢?

如果息肉的数目≥3个、直径>1cm、病理示绒毛状腺瘤或混合型腺瘤(含较多绒毛状结构成分)、重度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这一类的具有高度恶变倾向,称为高危腺瘤(美国癌症协会)。

在以上定义的基础上,我建议把锯齿状腺瘤也列入高危腺瘤,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沉默的杀手——肠息肉,

息肉的“息”,其实就是多余的意思,就是肠道内表面粘膜上多出来的赘生物。其实是大肠粘膜表面的一个“肉疙瘩”。

息肉,切还是不切?

息肉(polyp),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

肠息肉、胃息肉、胆息肉、鼻息肉……切还是不切?

身体各部位大大小小的息肉,要不要治,会不会癌变?

肠息肉切除后,3年不复查;等到便血腹痛再来查,已经是晚期肠癌...

我是去年五月份,做的肠息肉切除术,当时切除了七个。

为何肠道上会长息肉?原因有这8点!建议从饮食避免......

90后是如何虐胃的?早预防、早检查、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