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多支血管堵了怎么办?5部指南掐起来了!

2019-03-04 武德崴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完全血运重建 or 仅处理罪犯血管?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行急诊PCI时,大约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多支病变。

多支病变的治疗策略可以是完全血运重建,也可以仅处理罪犯血管,择期处理非罪犯血管。在临床操作中,大多数医生更偏向于仅处理罪犯血管,见好就收,尽量减少急诊PCI患者的手术时间。

然而,循证医学证据却对这一策略提出了挑战。

处理罪犯血管后要不要见好就收?
各国指南互相“较劲”

近些年来,不同协会,不同版本的STEMI指南也对多支病变的治疗策略做出了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由于新的研究不断推出,指南的建议也在不断修订。

近期,加拿大心血管协会(CCS)推出了2019版STEMI指南,对多支病变的处理策略有了更加细化的建议,借此契机,我们对多支血管的处理策略做一回顾。

我们首先回顾各版本指南对这一议题的建议:

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STEMI指南:

对于多支血管病变,不建议在处理罪犯血管的同时进行完全血运重建,合理的治疗方式包括:

1.处理罪犯血管后,进行药物治疗,若症状复发,再行处理非罪犯血管;

2.处理罪犯血管后,可考虑在数天或数周后分次处理非罪犯血管。


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STEMI指南: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多支血管病变,不建议在处理罪犯血管的同时进行完全血运重建(III,B);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多支血管病变,可以考虑处理大的非罪犯血管,以期改善血流动力学。

2015年ACC/AHA STEMI指南更新: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多支血管病变,可以考虑在处理罪犯血管的同时进行完全血运重建(IIb,B),但需要结合病变复杂程度、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支架内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谨慎选择进行完全血运重建的目标人群。

2017年ESC STEMI指南:

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应考虑在出院前完成完全血运重建(IIa,A),完全血运重建的时机可以选择同时完成或分次完成。

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考虑在处理罪犯血管的同时进行完全血运重建(IIa,C)。

2019年CCS STEMI指南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STEMI和多支病变患者,建议可以考虑完全血运重建。(弱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对于合并心源性休克和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建议不要在初始直接PCI手术期间对非罪犯病变进行PCI。(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完全血运重建做还是不做?
拿出证据来!

可以看出,几乎每一版的指南都会对这一议题进行调整,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涌现对这一调整过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临床经验:“不做”

2012-2013年,尚无大规模的研究对完全血运重建vs仅处理罪犯血管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根据临床经验,指南制定者认为,完全血运重建可能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延长手术时间,增加造影剂用量和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增加支架内血栓的风险,结合少量观察性研究的结果,对完全血运重建持否定态度。

4项RCT:“做了”效果还不错

截至2015年,共有4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对完全血运重建vs仅处理罪犯血管进行了评估,分别是PRAMI研究(465例)、CvLPRIT研究(296例)、DANAMI 3 PRIMULTI研究(627例)和PRAGUE-13研究(214例)。

这些研究提示,完全血运重建并未提高死亡、心梗、卒中等事件的风险,同时,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在完全血运重建组中显著降低。

因此,ACC指南将完全血运重建的推荐等级由III调整至IIb。然而鉴于这些RCT较为苛刻的入选条件和较小的样本量,指南同时强调这一推荐不能应用于所有患者,而是要充分评估患者进一步手术的安全性后再决定治疗措施。

meta分析:“做”的时机如何选择呢?

截至2017年ESC指南发布,又有新的研究问世,其中,Compare-Acute研究拥有最大的样本量(885例)。

结合既往发表的研究及其后发表的meta分析,可以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完全血运重建与仅处理罪犯血管相比,并未提高出血、造影剂肾病、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明显降低再次血运重建的比例,但死亡率、非致死心梗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仅在PRAMI研究中,完全血运重建降低了非致死性心梗的发生率。鉴于此,ESC指南将完全血运重建的推荐等级列为IIa。

但是,不同的RCT中,完全血运重建的时机不尽相同:在PRAMI研究和Compare-Acute研究中,在直接PCI同时进行了完全血运重建;DANAMI-3–PRIMULTI研究则选择了分次手术;在CvLPRIT研究中不同时机均有选择。

因此,完全血运重建的推荐时机并未得到明确的证实,指南对此未进行明确的推荐。

争议:心源性休克,
要不要做完全血运重建?

然而,大多数关于此议题的研究入选人群均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人群,对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是否应行完全血运重建均为专家共识,缺乏实际证据。

可以看出,在2017年以前发布的指南中,多数专家认为,对非罪犯血管进行血运重建能够改善心肌供血,可能对心源性休克有改善作用。因此,建议在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中,考虑进行完全血运重建。然而,2017年发布的CULPRIT-SHOCK研究对这一共识提出了否定意见。

该研究旨在评估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完全血运重建和仅处理罪犯血管两种策略的疗效对比,共入选706例患者。在30天的短期随访和1年的长期随访后,研究发现,完全血运重建患者虽然有较低的再次血运重建率和心衰住院率,但死亡率和肾脏替代治疗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结合其他注册研究的结果,CCS2019年STEMI指南提出,在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中,不推荐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治疗。

小结

时至今日,完全血运重建和仅处理罪犯血管两种策略的争议仍在进行,既往的RCT研究均未能证实这两种治疗方式在死亡、心梗等“硬终点”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这一争议留给后续的COMPLETE、ASSIST MI、FULL REVASC等研究进行进一步讨论和解答,未来的指南中,关于这一议题仍会出现新的修订。

这一议题的观念演变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循证医学的时代,RCT给我们带来很多决策证据,但其苛刻的入选条件和刻板的执行过程与临床实践也存在脱节。

我们既不能一味遵照指南、RCT,照本宣科,也不能执拗于自己的逻辑思维和临床经验,不顾大量的事实证据。同时,多支血管病变急诊PCI的处理策略与术者个人的操作能力还存在直接的关系,需要结合循证医学证据、病变特点、患者情况和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60934, encodeId=bb0f2060934a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a39432e08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支血管#</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3270, encryptionId=fa39432e08b, topicName=多支血管)],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4c37265, createdName=hb2008ye, createdTime=Wed Jul 03 02:36:00 CST 2019, time=2019-07-03,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嗓子疼差点丧命!请把这些心梗先兆转给所有人!

小伙伴都明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没毛病!可有时,事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你嗓子疼、牙疼或者肚子疼,急匆匆地跑去医院,却被告知做个心电图,你也别怀疑人森…… 来自河北的爹爹,身子骨硬朗,血压血脂不高,没有其他基础疾病,从没住过院,怎么一下子胸痛,心梗,命悬一线,上了抢救的手术台?

JAHA:冠脉狭窄不严重但得了心梗?小心有抑郁症

嘉兴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表研究称,有些人冠状动脉狭窄不严重,但发生了心梗,在这些人中,抑郁的比例比较高,而且抑郁显著增加了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阜外医院牵头CAMI研究全新数据:中国心梗患者仅15%呼叫救护车就诊

近期,阜外医院杨跃进牵头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最新分析结果显示,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仅15%左右呼叫救护车就诊。

55岁男子突发心梗,**症状是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其病因种类繁多,其中有一种病因是心肌梗死,当心肌梗死发作时,心脏缺血、缺氧,导致循环血流减少,脑供血不足,进而脑组织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出现头痛的症状。小编分享一篇关于心肌梗死诱发疼痛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JAHA:国人学者揭示抑郁可增加心梗患者不良预后风险

非阻塞性冠脉心梗(MINOCA)占到心梗患者的约10%,目前尚缺乏抑郁对MINOCA预后影响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抑郁对中国MINOCA患者预后的影响。本研究纳入了633例MINOCA患者,并随访了3年,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在随访期间,有93例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170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Kaplan-Meier 曲线结果显示抑郁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均呈明显相关性

ST段神奇回落,这是哪路心梗?要立即置入支架么?

你是否曾在值班时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因胸痛入院,ST段抬高,心肌酶阳性,诊断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确切无疑。但是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准备过程中,患者ST段奇迹般回落,胸痛症状也基本消失,下一步这个患者到底做不做急诊P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