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也是麻醉剂?

2017-03-06 生物谷 生物谷

你会使用从人唾液中提取出来的麻醉剂吗?最近一项研究显示,未来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药物。疼痛是一种很重要的感觉,痛觉神经藏在我们的皮肤、组织以及器官中,能够被热、冷、压力、化学物质等等激活。神经元通过神经突触将这些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激活我们脊髓中的神经元,并进一步激活我们大脑皮层中负责这些信号的



你会使用从人唾液中提取出来的麻醉剂吗?最近一项研究显示,未来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药物。

疼痛是一种很重要的感觉,痛觉神经藏在我们的皮肤、组织以及器官中,能够被热、冷、压力、化学物质等等激活。神经元通过神经突触将这些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激活我们脊髓中的神经元,并进一步激活我们大脑皮层中负责这些信号的区域。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产生意识,而我们会发出"嗷"的一声。

这一系统已经进化得十分迅速,因此当我们的手刚刚触碰火苗是就会不自觉的收回来。

虽然痛觉对于我们的生存与健康十分重要,但过度的疼痛往往弊大于利。尤其对于持续性的疼痛来说更是如此。数百万人都承受着慢性疼痛的折磨,而不论是背痛、关节疼痛还是神经疼痛都使得人们的生活难以忍受。

浏览我们人类应对疼痛的历史,最有效的止痛药应该就是鸦片了。吗啡是罂粟的提取物,也是药理学家与医学工作者们长期以来使用的止痛剂。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817年。

吗啡以及合成的鸦片类物质,例如可待因、芬太尼等,能够与鸦片受体结合,抑制神经信号的激活过程。这些药物能够阻断痛觉信号向大脑中枢的传递。

事实上,我们的一些神经细胞也能够分泌一类叫做enkephalin的鸦片类多肽,这类多肽也能够与鸦片受体结合并阻断痛觉信号的传递。而直到1970年,研究发现吗啡等止痛药与enkephalin具有相同的分子机制。

但这些又与唾液有什么关系呢?2006年,法国的研究者们从人类的唾液中发现了一种叫做opiorphin的多肽,它与enkephalin相似,但不同于enkephalin,opiorphin能够阻止enkephalin的降解。因而,opiorphin能够导致人体内enkephalin的上升,最终阻断疼痛的信号传递过程。因此,理论上讲Opiorphin也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而且不会出现上瘾等负面效应。不过,opiorphin的问题在于其容易在消化道或血管中被降解,因此在还未达到病灶时有可能就已经失去功能。

针对这一问题,法国研究者们研制出了一种opiorphin的类似物叫做STR-324,该药物的稳定性相比opiorphin有了明显的增强。该药物能够口服或静脉注射,不过目前仅有注射方式进行了验证。通过大鼠水平的试验,研究者们发现该药物相比吗啡的止痛效果较低。今年晚些时候将会进行人体水平的检测。

另外,有证据表明STR-324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疼痛起到有效的止痛效果。对于病毒感染以及糖尿病患者来说,神经疼痛是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而如果该药物能够起到比吗啡更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又不会引发上瘾等副作用的话,那将会是十分有前景的临床药物。(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DDW 2016:唾液+人工智能分析或预测食管癌风险

2016年消化疾病周(DDW)于5月21日-24日在圣地亚哥召开。根据提交在本次消化疾病周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应用唾液分析,来自患者问卷调查的横断面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分析工具可以研发一种工具用来预测食管癌风险。医脉通整理如下:David G.Graham(以色列Jerusalem技术学院)和同事们旨在研发一种准确的风险预测工具用来评估食管癌风险。他们应用唾液转录组数据与有患者人口统计学,

DDW 2016:唾液联合人工智能分析可用于食管癌的准确预测

DDW 2016:唾液联合人工智能分析可用于食管癌的准确预测据2016年消化疾病周上展示的一项新的研究报道显示,研究人员利用唾液、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横断面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分析工具研发出一种可预测食管癌发生风险的工具。来自以色列耶路撒冷理工学院的David G. Graham博士及其同事试图研发一个可准确评估食管癌发生的风险预测工具。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利用唾液转录组数据以及患者人口统计学相关因素、症

Endocr Pract:夜间唾液皮质醇升高或可预测库欣病复发

目的:评估生化标志物对复发性库欣病(CD)的检测性能,以及早期干预对深夜唾液皮质醇升高(LNSC)和正常尿游离皮质醇(UFC)复发性CD对患者的潜在益处。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08-2013年治疗的患者,复发性定义为CD术后缓解后,但LNSC、UFC、或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结果异常。结果:该研究纳入了15例复发性CD患者,除了一例,其余患者全部检测了LNSC、DST和UFC。12

华南农大团队国际论文:转基因动物唾液可制治脑瘫药

记者从华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吴珍芳教授团队在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研究领域获得新成果,该团队发表的论文首次报道了以唾液腺作为生物反应器,从转基因动物的唾液中生产出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可用于治疗人类小儿脑瘫和老年痴呆等神经损伤或退化性疾病的人神经生长因子蛋白。

通过“唾液”看进化

没有必要重新发明遗传的工具。一个新的研究涉及人类,大猩猩,猩猩,猕猴和非洲绿猴,深入了解唾液的进化。这项研究, 8月25日发表于《科学报告》,研究了一个名为MUC7的基因,它告诉身体如何创建一个同名的唾液蛋白。该蛋白长而薄,形成一个洗瓶刷状分子,帮助唾液形成粘糊糊,黏稠的性状。该研究发现,MUC7基因内组成洗瓶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在研究的五个灵长类物种中被重复多次。大猩猩有最少拷贝该信息(4-5),

盘点:从唾液看身体健康

唾液是一种无色且稀薄的液体,俗称“口水”,可是近些年来关于“口水”研究的文章层出不穷,多个研究已证实可通过检测唾液来监测身体的某些疾病,这里小M整理了2016年以来关于唾液研究的新进展与大家分分享。 【1】唾液传播病毒或导致女性不孕 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证据表明一种通过唾液传播(比如接吻)的病毒可能与女性不孕有关。该研究不仅提示下次再与别人接吻的时候要三思,还为一些无法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