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必看的重磅级研究Top10

2016-07-27 佚名 生物谷

时光总是匆匆而过,这不,转眼间7月份就快要过去了,这个月又有哪些研究论文值得我们仔细读一下呢?小编根据本月新闻的点击量、研究领域、热度筛选出了7月份的Top10研究,供大家学习交流。【1】Science:重大突破!利用CAAR-T细胞疗法靶向治疗自身免疫疾病doi:10.1126/science.aaf6756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意大利和瑞士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方法将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一

时光总是匆匆而过,这不,转眼间7月份就快要过去了,这个月又有哪些研究论文值得我们仔细读一下呢?小编根据本月新闻的点击量、研究领域、热度筛选出了7月份的Top10研究,供大家学习交流。

【1】Science:重大突破!利用CAAR-T细胞疗法靶向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doi:10.1126/science.aaf6756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意大利和瑞士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方法将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一部分制造抗体的B细胞清除,同时不会伤害免疫系统其余部分。他们研究的一种自身免疫疾病被称作寻常性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 PV),在这种疾病中,病人自己的免疫细胞攻击一种在正常条件下将皮肤细胞粘附在一起的被称作桥粒芯蛋白-3(desmoglein-3, Dsg3)的蛋白。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6月30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eengineering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for targeted therapy of autoimmune disease”。

当前的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如强的松和利妥昔单抗,抑制免疫系统大部分,让病人容易患上潜在致命性的机会性感染和癌症。

研究人员证实利用他们的新技术,他们成功地治疗了PV模式小鼠所患的这种致命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同时没有明显的能够伤害健康组织的脱靶效应。

【2】Nature:重大突破!科学家利用人类iPS细胞重建眼部角膜组织功能

doi:10.1038/nature17000

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大阪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2D培养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促进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自发分化来模拟整个眼睛的发育过程。

过去研究中,研究者仅仅描述了一种特殊技术可以产生眼睛后部分,即视网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等;而本文中研究者开发的这种新技术能够同时产生眼睛的前部分(角质层和晶状体等)和后部分(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等),而这项研究发现属世界首次。

严重的角膜上皮疾病往往会导致失明,科学家们常常利用供体的角膜来对患者进行角膜移植,但如今这种疗法由于供体的缺少以及排斥反应的产生不断受阻,而患者的治疗或会面临多种阻碍。过去科学家们没有开发出新技术来诱导人类iPS细胞分化成为角膜上皮细胞和离体细胞从而制造功能性的角膜上皮组织。

【3】JPR:低热量饮食如何延长人体寿命

doi:10.1021/acs.jproteome.6b00336

暴饮暴食会引起人体产生健康问题,会缩短人的寿命,还会导致如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疾病。另一方面一些研究已经表明,限制能量饮食摄入量低于正常的饮食水平会促使人们健康长寿。在动物研究中,科学家们发表在《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杂志上的研究分析了两种相反的饮食导致长寿差异的代谢原因。

通过减少体内的活性氧成分,有适当营养的热量限制似乎能有助于延长寿命并延缓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的发生。研究表明,热量能够限制激素和脂质代谢产物的水平变化,并改变能量代谢。然而,科学家们仍然不知道在能量限制期间身体所能承受的生物化学变化量,没有人能确定其长期效果如何。所以 Huiru Tang,Yulan Wang,Yong Liu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用能量限制饮食长期饲养小鼠观察其代谢反应情况。

【4】Nat Med:重磅!最新研究再次肯定HIV疫苗RV144的效用

doi:10.1038/nm.4105

日前,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设计了一种新方法来开发抵御HIV的有效人类疫苗,文章中,研究者对恒河猕猴进行研究来再现RV144临床试验的结果,目前RV144是唯一已经检测的疫苗,III期临床试验中,其可以降低HIV的感染率。

文章中,研究人员不仅概述了RV144疫苗的研究结果,同时还研究了是否用其它不同的佐剂来替代明矾佐剂,MF59就可以降低猿猴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率并且产生一种更加有效的疫苗,明矾佐剂是一种非活体疫苗中的常用物质,其可以诱导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尽管MF59被认为可以帮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实际上其带来的较高的疫苗效力是全球科学们共同感兴趣研究的一个项目。

文章中,研究者Rafick-Pierre表示,通过利用SIV感染猕猴来模拟潜在的HIV感染或许对于研究HIV疫苗非常重要,而在其它动物模型中,HIV并不会很好地复制。随着模拟研究结束,研究人员在猕猴中成功地再现了RV144的临床试验结果,最终研究者发现,RV144疫苗结合明矾佐剂后可以降低44%的病毒感染风险,此前对人类进行临床试验发现其效率可以达到31%;然而研究者发现将佐剂变为MF5或许并不会开发出更加有效的疫苗,但相反会使得修饰后的疫苗不能够抑制SIV的感染,并且仅在感染位点诱发适应性的免疫反应。

【5】Mol Ther:突破!最新研究或让HIV无处可躲!

doi:10.1038/mt.2016.114

虽然如今艾滋病不再意味着“死刑”,但我们仍然无法彻底攻克它,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Therapy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HIV的研究又取得了巨大进展;他们表示,未来HIV或许无处可藏,完全治疗HIV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病毒通常会隐藏在机体多个位置形成所谓的HIV病毒库。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可以阻断病毒复制但不能完全消除包含休眠HIV的细胞,因此虽然患者可以被成功治疗而且免于疾病侵扰,但一旦疗法停止HIV就会重新萌发,并且重新向病毒库存储病毒粒子。打败HIV的最后阶段就是寻找并且破坏潜伏的病毒,如果研究者可以成功做到这一点,那么他们或许就可以完全治疗HIV感染。

研究者Lucy Dorrell表示,如今我们正在同Immunocore公司开展联合研究来调查基于ImmTAVs药物的新型工程化免疫动员T细胞受体的潜力,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双头蛋白用来清除HIV感染的细胞;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就报道了关于ImmTAVs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HIV 可以靶向作用CD4+ T细胞,如果病毒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活性HIV就会引发细胞破坏最终引发患者发生AIDS。

【6】Nature:重磅!免疫系统控制社交

doi:10.1038/nature18626

在一项令人吃惊的对人类行为提出根本性问题的发现中,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系统直接影响---甚至控制---生物的社会行为,比如它们彼此之间想要开展社会互动。因此免疫系统问题可能导致正常的社会互动缺乏吗?答案似乎是“yes”。这一发现可能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疾病产生重大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7月1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Unexpected role of interferon-γ in regulating neuronal connectivity and social behaviour”。

论文共同通信作者、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主席Jonathan Kipnis解释道,“大脑和适应性免疫系统被认为彼此隔绝,而且大脑中任何免疫活性被视为一种病理迹象。如今,我们不仅证实它们密切地相互作用,而且我们 的一些行为特征可能就是我们对病原体作出的免疫反应中进化出来的。这是一种疯狂的想法,但是我们可能正是两种古老的力量---病原体和免疫系统---的多细胞战场。我们个性的一部分可能确实是由免疫系统控制的。”

【7】JVI:首次利用CAR-T免疫疗法杀死被HIV感染的细胞

doi:10.1128/JVI.00805-16

一种在治疗癌症中取得不错结果的免疫疗法也可能能够被用来抵抗HIV---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毒。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AIDS研究所和AIDS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证实最近发现的抗体能够被用来产生一种特定类型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然后就能够利用这种CAR-T杀死被HIV-1感染的细胞。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8月那期Journal of Vir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IV-1-Specific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Based on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CAR-T是对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得在它们的表面上产生靶向和杀死含有病毒或肿瘤蛋白的特异性细胞的受体而制造出来的。嵌合受体成为正在进行的研究基因免疫疗法如何能够被用来抵抗癌症的焦点。但是,论文通信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传染病系医学教授Otto Yang博士说,它们也能够被用来产生强大的抵抗HIV的免疫反应。

【8】Science:英国科学家揭示神经干细胞重回静默状态的重要机制

DOI:10.1126/science.aaf4802

近日,著名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刊登了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米尔希尔实验室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进展,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发现了增殖状态下的神经干细胞如何重新回到静默状态,从而维持神经干细胞池的平衡。

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调节记忆和情绪的重要区域,其中的神经干细胞能够产生新的神经元,即使在成年阶段也具有这样的能力。形成多少个新的神经元以及何时形成新的神经元取决于神经干细胞池的静默和增殖之间的平衡。那么什么样的信号能够让处于增殖状态的神经干细胞回到静默状态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

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促进细胞增殖的关键转录因子发生泛素化降解,就能调节神经干细胞回到静默状态,但是这种静默状态与神经干细胞的原始状态并不相同,这种处于静默但又活化状态的神经干细胞维持了神经干细胞池的平衡。

【9】重磅!中国科学家将进行世界首个人类CRISPR基因编辑临床试验

Chinese scientists to pioneer first human CRISPR trial

如今,中国科学家即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修饰后的细胞注入人体进行人类临床试验,这将是世界上首个在人类机体中进行的CRISPR试验。

进行这项研究的是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West China Hospital)的研究者Lu You(卢铀),他计划下个月在肺癌患者机体中检测利用CRISPR–Cas9修饰后的细胞的性能,这项临床试验已于7月6日获得了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审核。研究者卢铀,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长期从事肺癌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放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肿瘤综合治疗及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研究。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免疫疗法的研究人员Carl June表示,这或许是一项让我们很多人都非常激动的研究,同时也是一项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推向人类临床试验的巨大进步。目前科学家们利用许多基因编辑技术来进行人类临床试验,其中包括研究者June进行的一项研究,他们当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帮助患者抵御HIV,June同时也是一项临床试验的科学顾问,这项研究计划利用CRISPR–Cas9修饰的细胞来用于癌症治疗。

【10】NEJM:研究人员发现晚期黑色素瘤会抵抗PD-1 阻断治疗

doi:10.1056/NEJMoa1604958

近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机制,该机制确定了晚期黑色素瘤是如何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行抵抗的,这一发现可能会引起设计新型治疗方案来治疗致命的皮肤癌。

“免疫疗法可让我们身体的免疫防御系统抵抗癌症侵袭,但抵抗癌症必须是长期且持续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血液学和肿瘤学教授Ribas说。“我们首次了解了肿瘤细胞可以避免被免疫系统T细胞识别,这样就降低了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攻击的敏感性。”

研究人员分析了接受单抗治疗的黑色素瘤病人的肿瘤活检组织。他们对病人开始治疗前和疾病复发后的肿瘤组织进行了对比。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49804, encodeId=fe4f16498041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1e41e642c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TOP10#</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7642, encryptionId=f1e41e642cd, topicName=TOP10)],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bb7b23929551, createdName=respect, createdTime=Mon Mar 20 11:46:00 CST 2017, time=2017-03-20,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48871, encodeId=b42415488e16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787960006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重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6000, encryptionId=f7879600061, topicName=重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acc14121561, createdName=xxxx1054, createdTime=Fri Jul 29 01:46:00 CST 2016, time=2016-07-29,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3-20 respect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49804, encodeId=fe4f16498041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1e41e642c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TOP10#</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7642, encryptionId=f1e41e642cd, topicName=TOP10)],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bb7b23929551, createdName=respect, createdTime=Mon Mar 20 11:46:00 CST 2017, time=2017-03-20,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48871, encodeId=b42415488e16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787960006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重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6000, encryptionId=f7879600061, topicName=重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acc14121561, createdName=xxxx1054, createdTime=Fri Jul 29 01:46:00 CST 2016, time=2016-07-29,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7-29 xxxx1054